如何避免恶行竞争

通常认为市场竞争有利于创新,有利有生产效率的提升。 但是对于技术迭代不是那么快的行业。 充分竞争,还意味着利润的消失,反而没有足够的利润来进行规模扩张或者长期技术创新的投资。

充分竞争下,资本收益会无限接近无风险利息

“充分竞争下,资本收益无限接近利息”体现了一个经济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即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或投资者从资本投入获得的收益率将会逼近市场利率水平。

理论基础

  1. 完全竞争市场:在理论上的完全竞争市场中,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市场供需决定,没有单一企业能够影响市场价格。这种市场特征包括许多买家和卖家、产品同质化、完全的市场信息和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等。

  2. 资本收益和市场利率:在这种市场条件下,由于竞争的压力,企业获得的超额利润(即经济利润)会趋于消失。企业为了吸引和保留资本,其提供的资本收益不会显著高于市场上无风险或低风险投资的平均利率。例如,如果可以通过购买政府债券获得3%的年利率,那么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中,企业从资本投入获得的预期回报率也会接近这个水平。

  3. 无风险利率:通常情况下,市场上的无风险利率(如政府债券利率)被视为投资的基准回报。在竞争充分的市场中,任何尝试提供高于此基准的回报率的企业,都会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直至额外的投资推动收益率回归至市场平均水平。

经济含义

这种现象说明,在完全竞争的环境中,资本的配置效率极高,资本会流向那些能够至少提供与市场利率相当的回报的使用领域。这种效率高的资本流动有助于资源的最优配置,但也意味着长期内,企业很难获得高于市场平均的超额收益。这种理论的逻辑基础也是许多金融投资策略和企业经营决策的理论依据。 最终造成的一结果就是: 边际利润无限趋向等于0。

如何处理 “边际利润趋向于0” ?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因为企业为了在市场中生存,往往将价格定得仅足以覆盖平均成本。这导致了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利润来进行扩张或创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行会和垄断结构被用作调整市场结构的一种手段,它们通过限制市场的完全竞争来阻止利润的枯竭。

  1. 垄断的创建

    • 当一个企业或少数几个企业能够控制整个市场的供应时,它们就形成了垄断或寡头垄断。垄断允许企业设置高于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的价格,因为消费者没有其他可选的供应源。这样,垄断企业可以维持较高的边际利润,而不是价格恰好等于成本的情况。

    • 垄断企业还可能通过规模经济实现成本效益,即随着生产量的增加,单位成本降低,从而进一步提高利润。

  2. 行会的作用

    • 行会历史上在许多行业中起着标准设定和市场准入限制的作用。通过限制谁可以进入行业,行会减少了市场上的供应者数量,降低了市场竞争程度。

    • 行会还可以通过制定行业标准、控制生产技术和技能认证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从而使其成员能够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价格出售商品和服务。

    • 此外,行会通过集体谈判为其成员争取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工作条件,这有助于维持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预测性收入。

 

另外一种玩法:资本操作赚钱

当商品本身利润趋向于0 还有另外一种玩法, 就是通过讲故事在资本市场赚钱。 具体的作法是:

  1. 行业整合:通过并购竞争对手或与竞争对手进行战略合作,整合行业资源,扩大市场份额,形成较大的市场影响力。

  2. IPO上市或债务融资:当企业规模和竞争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可通过IPO讲故事等方式或其他资本市场工具获得资金。

 

总结

充分竞争市场下的“边际利润趋向于0”现象可能抑制创新和扩张。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行会和垄断等非完全竞争结构被用作调整市场结构的手段,通过限制竞争来阻止利润枯竭,使企业能够维持较高的边际利润并进行长期投资和技术创新。

 

知识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知识的引入并不能给单个生产组织带来额外利润

“知识是外部性”这个说法确实指向了知识的一种特别经济特性,即其使用和传播的影响超出了原始创造者或使用者的范围,造成知识的社会价值可能大于单个生产组织能够直接从中获取的私人利润。

这里面涉及几个关键点:

  1. 知识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 知识一旦被创造出来,其他人可以无需显著成本即可复制和使用这些知识,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 由于知识的这种特性,使得其创造者难以完全控制其使用和传播,因此很难通过将知识出售或许可来获取与其社会价值相匹配的全部经济回报。

  2. 外部效益

    • 知识的应用可以提高其他企业或个人的生产效率,带动整个行业甚至经济的进步,这种提升是跨组织甚至跨国界的。

    • 例如,一个新的农业种植技术的发现,可能会被全世界的农民学习和应用,而非仅限于该技术的创造者所在的国家或组织。

  3. 公共财

    • 知识通常被视为一种“公共财”,因为其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很难被单个组织完全私有化。这就导致了创新的“激励不足”问题,即市场机制下可能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投资知识的创造和传播,因为创造者无法从中获得充分的经济回报。

  4. 政策介入的必要性

    • 由于知识的外部性,政府和国际机构经常需要通过提供研发补贴、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来促进知识的产生和合理利用,尝试解决因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问题。

因此,说“知识是外部性”意味着单个生产组织通过知识的创造和应用并不能直接获得与其社会价值相等的利润,这促使需要政府介入以保护知识产权,鼓励研发投入,确保知识能产生更广泛的正面社会影响。

https://x.com/wangwatchworld/status/1782343069482070397